至2009年底,苏锡常三地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15251亿元,而同期的上海市GDP为14901亿元,苏锡常三市总量首次超过长三角“龙头”上海市,而成为带动江苏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先导地区。苏、锡、常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乡镇企业及外向型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本区工业化及外向化程度。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农田生态环境变差、土地资源退化、水环境与大气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以及地面沉降、洪涝灾害加剧、城市生态失衡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苏锡常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基础问题在全国具有很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苏锡常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苏锡常城镇化发展历程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苏锡常城镇化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以小城镇建设为标志的农村城镇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苏南数百万农民实现了非农转移。与此同时,“以工建镇”推动了小城镇建设,从而吸引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视察苏南时就说:“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50%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里跑,而且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1983年地市合并之前,苏、锡、常三市包括建制镇、集镇在内的小城镇只有34个;到1992年,三市共有建制镇229个,集聚了近万家乡镇企业和约24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费孝通先生多次考察苏南小城镇并称赞“小城镇,大问题”,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城镇化。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苏南乡镇企业又及时借助对外开放增添活力,保持了久盛不衰的发展势头,进一步带动了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促进了县(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由此带动县域范围内中小城市顺势发展。这一时期,江阴、昆山和张家港等一大批中小城市拔地而起,实力强大,使苏、锡、常三大市区相形失色。因此,如何增强苏锡常三大中心城市的“极化”能力,遏制下属的离心倾向,解决自身的“合法性危机”,一度成为这些中心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