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逝世前,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对自己的财产、收入进行了申报:“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盈财。
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简单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着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其高风亮节实为可圈可点。
南怀瑾也认为人拥有越少越好,思想拥有的越多越好。他曾说:“少有少的好处。”这句话其实也是他一段真实的经历。
有一天,一位信众送给他一份礼物,打开一看,是一套制作精美的茶壶,一共24把。在每一只壶身上都刻着《心经》,而且外表形状都不一样。显然,这套礼物价值不菲。但在南怀瑾看来,自己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的茶壶,平常喝茶只需要一把茶壶就足够了。于是他只留下一把,其余退了回去。
生活就是这样,并非以多少论好坏。多了未必就好,少了也未必就差。也许物质少了些,欢喜就会多了;吃穿少了,情谊就会多了。而人只要内心充满了快乐,又何必在意外在物质的多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