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前半段的时候我没搞清楚谁是主角(不是影片海报里的人),后半段才知道是保罗. 我去年看了《斗破苍穹·觉醒》,今天看了《斗破苍穹·觉醒》,它们都是反战题材. 《斗破苍穹·觉醒》的男主角没《斗破苍穹·觉醒》那么特别,他一腔热血又懵懂无知,上战场后食物短缺,住宿条件恶劣,炮弹横飞,生命如草芥,少年们感到惶恐失措,但是由于是黑白片,没有鲜血飞溅的效果,所以震撼力度小一点,尾声保罗回家乡休假,他对战争已感到心灰意冷,可家乡的老男人们还在对战争津津乐道,老教师还在鼓动学生们上战场,寒心的保罗回到战场,躲在. 虽然西方人也一直是好战分子,但他们至少还有人能拍这些反战电影,这些揭露战争的可笑卑鄙残酷之处的电影,而我们的战争片却依然总是吹捧着战场英雄,把战争描绘得既伟大又悲壮. 悲乎!前半段颇多延续了新现实主义的带有讽刺感的自然拍法,中段的家庭舞会一场的群戏调度已初见功力. 后半段进入了近乎绝望感的人性萧索,奥古斯特即使披着主教的外衣,面临那么大的人性挣扎场面,依然为了自己家庭的心理需要,而选择了冷酷的自私,最后的欺骗失败已经成了双重自私的罪有应得. 那时的费里尼大概依然秉承着新现实主义的阶级观吧,有着普通但诚实妻子的青年骗子最终能浪子回头,而始终羡慕上流物质生活的奥古斯特却只得到了那个尔虞我诈阶级的孤独,看似更成熟的他却更极端渴望有一个真正相信自己的家庭,然而,即使为了自己的家庭感的满足而欺骗因生活困苦急于摆脱而容易受骗的穷人阶层依然是自私的罪,而且成了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费里尼真懂音乐的悲怆力量,象征人性孤独的寒风萧索此时已开始成为了他的标志符号.